文化产业也需“大管家”

创意,能教出来的吗?在英国,政府在文化产业的发展中扮演怎样的角色?文化产业发展愈加迅速,如何培育产业领导者?13日至14日,“2011英国文化创意产业管理讲座与工作坊”在深圳举行。前BBC英国广播公司国际部总经理约翰·杜萨爵士等四位英国文化创意产业领军人物,与40余位来自中国各地艺术管理机构负责人和高校专家分享创意管理经验。

此次活动由英国总领事馆文化教育处、深圳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以及英国顶尖的 Clore领袖培训计划联手打造。在昨日的活动里,嘉宾通过主题演讲、对话以及分组讨论等方式深入探讨中英两国创意产业间的异同、如何提高文化产业领导力以及创意产业观众培养与拓展等议题。据了解,在14日的讲座和工作坊中,嘉宾们将围绕英国巴比肯艺术中心改造之旅等经典案例,就文化机构管理、艺术家协同合作、地域性城市文化发展与产业之间的关系等具体问题展开深入讨论。同时,嘉宾同与会人员还将结合中国文化创意产业的实际情况,就设计等文化项目面临的挑战和前进的方向做进一步的分析。

“创意管家”极度缺乏

“培养文化领导力”是此次活动重点探讨的议题之一。在活动开幕式上,约翰·杜萨爵士开门见山地说:“随着文化产业的迅猛发展,其艺术和管理的方式也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当文化与艺术已经发展成为一种产业,文化领导力也就显得愈发重要。如何减少文化产业项目失败的风险、如何经营一个艺术组织和创意企业并促进其产业的良性发展,这都与管理者的文化领导力直接相关。”

深圳市文体旅游局副局长尹昌龙坦言,中国的文化创意产业,经过近十年理论探讨,已形成良好的发展势头。现在,开始进入更为细致的管理和操作层面。英国素有“文化创意产业发源地”之称,其在文化创意产业领导人才的培养方面具有丰富的经验,值得深圳和国内其他城市借鉴。“国内大量资本都投放在文化创意产业,在这种环境下,特别需要有个‘好管家’管理好这个庞大资本,推动各个文化产业项目的发展。”

在国内创意产业发展势头迅猛的状态下,如何培养国内创意管理人才,提升其管理创意产业项目的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对此,英国纽卡斯北方舞剧院首席执行官艾丽卡·惠曼认为,创意管理人才除了需具备艺术创意专业知识和经营管理能力。最为重要的是,要了解政府公共政策和产业之间的需求关系,将之融合在一起,并在此基础上拓展更多的目标市场。

政府不仅仅是“指导”和“补贴”

要发展产业,政府的扶持、指导、资助当然很重要。不过,演讲嘉宾,英国文化企业家、著名作家约翰·纽必金并不这样认为。在他看来,既然是市场化的产业发展,政府无需干涉太多。在制定文化产业政策的时候,也无需增加过多的限制,而是应该让其遵循市场淘汰规律,自然发展。

约翰·纽必金还非常幽默地引用毛泽东的“实践论”。他认为,好的想法应该从人民群众中来,从实践中获得。“文化经济有它的多变性,其发展的动态性让我们面临很多挑战。在这种情况下,政府就不是一味地指导,而是应该根据实际情况予以支持和帮助。”

提及政府支持,多数人自然就想到“补贴”。约翰·杜萨对于“补贴 ”也有着自己的看法。他说:“‘补贴’的确是各国文化政策中的重要部分。但是作为政府,其扮演的角色并不仅仅是‘补贴’那么简单的。政府可以通过其国家特征开辟不同的渠道、推广不同的文化活动。政府可以在不同领域扮演不同的角色,从而使得文化产业政策在更为广阔的空间里发挥作用,并让不同类型的文化活动都保持相关性和一致性,进一步拓展文化产业发展的空间。”

创意培育有待时日

“创意,能教出来吗?” 约翰·纽必金说,这是一个业内外都在争论、且永远争不出结果的问题。“实际上,我们需要的是打造一个好的环境,在这个环境中,让创意得以蓬勃发展。学校的确制定了相应的课程来培养文化创意。但是,学校的课程设置往往有其局限性。我们更应该提供一些相应的空间,让天马行空的创意活动能够尽情发展。同时,这种创意空间和创意意识的培育是一个相当漫长的过程。”

“这的确需要耐心去培育。我们花了20年的时间让观众对现代舞感兴趣。”英国艺术总署前副秘书长苏·霍伊介绍,二十年前,英国的文化委员会制定了一个舞蹈发展战略。其中要做两件事。一是要新建一些舞蹈设施和舞蹈场所,让人们有更多机会接触舞蹈。比如,不同地方均设有舞蹈中心,里面有很好的工作室,能够进行编舞和舞蹈培训。另一方面则是在艺术家身上投入重资。英国的文化部和教育部一起展开合作,推出具体专项基金,培训年轻的舞蹈专业人才。“ 此外,就是大力培养公众对舞蹈的兴趣。通过大量的滚动式宣传,让大众对舞蹈产生兴趣,并将之作为锻炼身体的一种方式。经过20年不懈的努力,现代舞在英国终于变得家喻户晓。”

一直致力于剧场工作的艾丽卡·惠曼也表示,要转变观众的观念、培育他们的创意意识、营造城市的整体创意环境是个很漫长的过程。因为在转变他们想法的同时,还要转变人们的行为。